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告栏 > 正文
黔西花都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29 16:55:02  文章来源:  浏览: 次  字体大小:【】【】【
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行业标准JR/T0227-2021《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关于开展2024年度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要求,并参考IS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和第2号文件(IFRSS1、S2),黔西花都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我行”)按要求开展工作,现将情况披露如下:
一、基本信息
我行于2011年8月3日正式成立,下辖1个营业部、6个支行,注册资本4000万元。我行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宗旨,勇担社会经济责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绿色普惠金融,全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二、年度概况及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加强风险管理,实现了稳健的经营发展。截止2024年12月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为113212.2万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53081.79万元,林下种养殖贷款余额为3533.37万元,我行贷款主要涉及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类别等,我行暂时未发放符合标准的绿色贷款,绿色贷款余额为0。
我行2024年制定了《黔西花都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绿色信贷管理办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行绿色信贷工作开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三、环境及绿色金融相关治理结构
为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宏观调控政策,我行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我行成立以董事会负责制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作为全行绿色信贷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经营管理层负责执行经董事会批准的绿色信贷战略和总体政策,成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负责绿色金融相关工作的推进。
一是我行董事会作为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在全行树立并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建立与社会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审批经营管理层指定的绿色信贷目标,监督、评估全行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执行情况,负责监督绿色金融战略落实情况。
二是管理层为确保我行绿色金融相关制度切实有效执行,明确相关职责,管理层根据董事会要求开展绿色信贷工作,制定绿色信贷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开展业务检查和考核评价,每年度向董事会报告绿色信贷发展情况,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报送相关情况。
三是业务发展部作为绿色金融的牵头部门负责推动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贯彻落实相关绿色金融政策,并结合业务实际对政策执行提出合理化参考建议和可行性方案,完善绿色信贷相关业务管理制度,开发创新绿色信贷金融服务产品和方式,指导辖内网点开展绿色信贷相关工作,积极对接监管部门推介的绿色企业名单,深入了解辖内绿色企业的金融需求情况,根据我行实际情况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大力支持绿色企业发展。
四、环境及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制度
(一)外部政策制度
近年来,我国相关监管机构陆续发布绿色信贷相关政策文件,如《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毕节金融监管局关于毕节市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等,进一步明确了绿色金融的范畴和统计方法,对绿色金融涵盖的行业、产业项目类型进行规范和管理。
(二)内部政策制度
深入贯彻绿色信贷指引要求,紧密围绕相关产业政策、监管要求,制定、完善绿色信贷政策。2024年,我行制定《黔西花都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绿色信贷管理办法》。严控“两高一剩”贷款和环境、安全生产违法违规企业贷款。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重视企业管治,持续优化我行治理水平,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绿色低碳发展,认真贯彻绿色信贷发展理念、走低碳金融可持续发展道路。
五、环境风险管理及机遇
我行根据业务管理实际,以围绕业务发展和全面风险防控为重心,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
(四)环境机遇分析。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绿色产业和项目迎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要积极关注环保产业的发展动态,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服务升级转型方面,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将为我行拓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新的机遇,有利于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功能,以资金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六、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
我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低碳策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理念,在全行范围内推行精细化管理,持续关注节能减排,从实际出发,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向外界披露自身运营的环境影响数据,其中包含煤炭、公车用汽油、外购电力、办公用水,办公用纸等多项自然资源消耗指标。
(一)绿色宣传活动
加强宣传力度,制定宣传口号,充分协调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并制定普惠走访制度,上门宣传,针对性强、通俗易懂,扩大宣传范围。
(二)经营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及其变化趋势
一是不断提升信贷业务线上办理,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电子科技设备以及可持续的服务创新,以个人金融业务为切入点,通过智能快贷系统发放线上贷款,对于提高业务办理效率、节能减排等都有重要作用。二是严格要求我行工作人员力行节能降耗,深入持久开展增收节支宣传教育,以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粒饭、一叶菜”的精神,节约用餐,积极践行“光盘行动”,避免“舌尖上的浪费”。
(三)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情况。其中对绿色小微企业的专门信贷资源倾斜和保障情况、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情况、地方法人银行利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等政策情况等,同时继续落实减费让利政策。
(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通过内部调整利率、落实央行再贷款等优惠方式,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用自有资金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原有水平上再下调0.5个百分点。借助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和“支农再贷款”等方式,对绿色普惠企业利率优惠。
七、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推广,绿色转型已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部分企业正在逐渐步入绿色转型升级中,绿色发展预估成本过高、绿色发展意识不足、绿色发展能力较弱、绿色发展预期收益不明显是制约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未能成功转型的市场主体在未来的产品竞争中将处于相对劣势,其面临的转型风险将会传到相关同业。
八、绿色金融创新做法及成果奖项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要求,不断丰富绿色金融领域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贷款模式,持续加大对节能环保、绿色交通、生态农业等产业的支持力度,在优化信贷结构、推进信贷业务转型的同时,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帮助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针对林下种植、养殖,高粱、烟草种植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提高绿色信贷服务效率,实行优惠利率政策,支持实体绿色经济发展。
相关绿色金融政策,并结合业务实际对政策执行提出合理化参考建议和可行性方案,完善绿色信贷相关业务管理制度,开发创新绿色信贷金融服务产品和方式,指导辖内网点开展绿色信贷相关工作,积极对接监管部门推介的绿色企业名单,深入了解辖内绿色企业的金融需求情况,根据我行实际情况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大力支持绿色企业发展。
我行以立足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等主责主业,积极创新绿色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乡村振兴、生态产品等取得成效。为实际解决农户及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行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加快审批速度。为农户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他们实现更好的发展。
在绿色金融创新做法方面,我行暂未获得成果奖项。
九、转型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转型金融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挑战,支持高碳行业和企业向低碳、零碳转型的金融服务。转型金融旨在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技术咨询、风险管理等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行一直持续关注国家及贵州省环境相关政策变化情况,不断健全我行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引导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积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负责任银行形象。全面推动绿色普惠金融发展,创新绿色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和引导广大普惠群体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我行积极开展转型金融业务宣传,但高碳行业企业的转型对资金需求量较大,不符合我行支农支小的定位,故我行暂未对高碳行业和企业的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十、支持普惠主体及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情况
截止2024年12月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为113212.2万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53081.79万元,林下种养殖贷款余额为3533.37万元,我行贷款主要涉及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类别等,我行暂时未发放符合标准的绿色贷款,绿色贷款余额为0。
(一)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情况
我行设立了以经营层负责人为组长的成立绿色普惠业务发展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我行业务发展部,业务发展部负责人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协调绿色普惠业务发展相关事宜。
我行2024年制定了《黔西花都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绿色信贷管理办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行绿色信贷工作开展,让我行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行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支持中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制定了《黔西花都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方案》《黔西花都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通知》,根据政策要求将续贷政策阶段性扩大至中型企业。
(二)风险管理措施完善情况
我行印发了《黔西花都村镇银行关于规范支行(部门)续贷用信审查审批的通知》,规定在续贷申请受理前,信贷人员应深入客户经营现场,全面了解客户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负债情况,重点关注客户在原贷款期间的经营变化、市场竞争力及还款能力等因素,为续贷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要求审查人员应重点审查客户经营状况、还款能力及续贷用途的合理性,确保续贷风险可控。审批人员应根据审查结果及客户实际情况,综合判断是否给予续贷,并确定合理的贷款金额、期限及利率等条件,严格把控风险。
(三)加强宣传力度
我行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如金融知识讲座、社区宣传活动、村民小组院坝会等,工作人员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向大众普及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相关常识,提高了民众的金融素养,增强了他们对绿色金融产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十一、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
(一)为从根本上减少数据报送错误,大力提升我行员工的数据质量意识,我行建立和完善数据质量激励机制,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表彰,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同时,鼓励员工主动发现并上报数据问题,形成全员参与数据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通过持续宣导与实践,使数据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完善我行数据报送制度,规范各级数据填报口径。我行印发了《黔西花都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金融基础数据统计管理规程》,下一步将陆续出台数据填报相关规范,明确各类业务系统录入信息,将各类数据填报要求精细化,做到根据各笔业务的实际情况,准确、完备的录入业务相关信息,从源头保障数据质量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进一步加强对数据质量的监控力度。建立完善数据质量评估机制,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全员数据质量意识,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到数据质量的重要性,从源头上减少数据错误的发生,为我行的稳健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四)高度重视数据保护和安全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多种安全技术手段,如加密存储、访问控制、防火墙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加强对员工的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机构在环境及绿色金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行也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及绿色金融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行将不断完善环境及绿色金融治理结构,加强政策制度建设,提高环境风险管理水平,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黔西花都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关联交易情况披露报告
下一篇:黔西花都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度信息披露报告